经济数据泄密获利链调查 买方机构打时间差赢利
河北新闻网
2011-07-03 04: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曹云飞
【字号

本站搜索

    多环节导致泄密

    事实上,经济数据泄密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今年6月8日,多家机构已经预测中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5%。在一次券商内部研讨会上,一位国家统计局的官员苦笑地说:“现在券商的分析水平越来越高了,我们自愧不如,每个月都能预测对,以后得向你们请教了。”

    “现在如果每个月统计局发布会前你拿不到数据,预测不准CPI的话,那就说明你被边缘化了,你不被市场认可,人家会笑话你。”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的宏观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说。

    “4月7日国务院召开一个座谈会,一家大型机构的首席分析师在会上预测3月CPI为5%,经济数据本来在4月15日发布,然而会开完后,他把GDP、CPI等数据都改了,与最终统计局发布的CPI涨幅5.383%差不多一致。”前述分析师称。

    近两年的经济数据的泄密顶峰是今年第一季度,在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召开经济运行发布会之前,央行、发改委等部门的数据已经大规模的流出,从国内生产总值到工业增加值,从消费价格指数到生产者价格指数,从投资到消费,主要经济数据基本全部流出。

    而在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8月19日晚间,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向客户发出一份邮件写道:“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一直在考虑一项总金额至少为人民币2000亿~4000亿元(或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5%)的经济刺激方案”。第二天,上证指数飙升178.71点,涨幅达到7.63%。随后,处于“风暴眼”的该经济学家开始大休假,暂时离开工作岗位。

    令人惊奇的是,3个月后,中国政府就宣布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有知情人士称:“经济刺激方案原来只是一个酝酿的计划,主要是铁路建设投资的讨论,10月高层才决定推出基础设施投资方案,11月初向外发布,从那时起高层非常关注这一事件,开始查泄密内鬼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对本报记者说:“经济数据之所以大范围提前泄露原因在于数据生成和传递过程中的环节众多,保密制度欠完善。”

    前述国家统计局官员说:“数据的提前泄露不在于生成环节,以价格数据为例,各地的价格调查员主要是通过自动识别终端读取市场价格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内反馈到调查总队,然后完成CPI计算。”

    然而,从CPI数据到最终发布,有一个时间过程,首先是国家统计局内部要召开分析会,可能邀请各部委相关人士参会;然后经局长办公会确认后,上报国务院领导,并抄送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每个季度的经济数据发布前的环节则更为冗长,在上一个季度完后的下个月的15日左右发布,而在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要对经济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研究下一步经济政策,基本上部长们都已经知晓主要经济数据。

    稍早前,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对本报记者说:“经济数据提前泄露,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提前知道这些数据的部门和人太多了,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有机可乘,造成泄密。”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