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基层银行业推行“绿色信贷”需关注的问题

2014-04-16 17:03: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近期,邯郸银监分局在对辖内部分银行业机构推行“绿色信贷”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目前辖区银行业“绿色信贷”理念进一步树立,信贷投向不断优化,但也存在一些困难,需予以关注。

    “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情况

    绿色信贷流程不断完善。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按照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要求,制定可操作的信贷政策、授信细则、风险清单等,将环保信息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对未通过环境评价的企业和项目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

    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逐步压缩。从贷款投放行业结构看,推行“绿色信贷”政策影响初显。从调查情况看,2013年末,邯郸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余额661.00亿元,较年初减少1.18亿元,减少0.18%,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压缩了对钢铁、焦化、水泥三大行业贷款。

    信贷投向不断优化。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压减污染行业贷款的同时,积极腾出信贷资金支农支小,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化农业和节能减排等领域。截至2013年末,邯郸辖区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2.7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86%,绿色贷款较年初增加64.99亿元,增幅为18.16%,同比多增6.57亿元,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增速4.65个百分点,重点支持了河北银通新能源、北方奥钛、鸿利轴承等一大批新兴绿色小微企业。

    推进“绿色信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环评信息把握不充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难以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环保信息,是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瓶颈。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缺乏统一的环保政策信息发布机制,企业环境信息的收集归档存在滞后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取企业环保信息的能力和判断能力差异很大。

    银行业机构协同性不强。据调查,邯郸钢铁行业占比高、污染严重,区域的压减任务量较大,信贷风险管控面临较大挑战。由于邯郸钢铁行业原来是银行的“优质”客户,限制和收回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对于银行业机构来说意味着放弃一定的利益,如果整个银行业未形成统一认识和采取统一行动,那些被限制贷款的客户很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新客户,银行业之间形成利益冲突,无法有效地推进绿色信贷。

    “二高一剩行业”的发布存在滞后性。据对政府部门调查,目前邯郸市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各大行业的污染情况、耗能情况、市场饱和度情况进行及时发布,市场的信息也没有完全透明,银行业机构对贷款对象是否符合绿色信贷标准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银行缺乏专业人才。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实施绿色信贷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的专业判断,只能依赖于环保部门及政府相关机构提供信息。推进“绿色信贷”,仅仅依靠环保部门给出限制名单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环保状况和产品市场情况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如何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需要专业人员收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推进“绿色信贷”的建议

    推进绿色信贷机制建设。引导银行业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实施《绿色信贷指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组织、人员、运行措施、信息储备、知识储备等方面着手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全面推行绿色信贷执行体系。

    进一步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引导辖区银行业正确实施“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合理把控对大气污染防治涉及行业的新增授信,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未通过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要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产业,确保信贷资金投向符合碳排放约束和绿色信贷标准的领域。

    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要明晰职责权限、建立健全绿色信贷管理、风险防范、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把信贷支持节能减排纳入监管评级和监管问责,将评价结果与银行业机构准入、高管人员履职评价、业务审批相挂钩,对节能减排授信工作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加强绿色信贷统计监测。通过专项统计,动态地监测银行业机构授信变化,开展对重点行业的调研分析,及时发出风险提示,引导银行业认真落实相关政策规定,为绿色信贷跟踪评价奠定基础。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范婧睿】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