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2017年完成发掘 出水文物将开发文创产品

来源:和讯网  2014-12-05 09:04:55  责任编辑:杨欣

    12月5日“南海Ⅰ号”沉船是1987年中国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南海搜寻一条外国沉船时意外发现的。该沉船原址保存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内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和文物展示。12月2日,随同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文物局共同举办的“海疆万里行记者团走近"南海Ⅰ号"活动”,记者对“南海Ⅰ号”宋代沉船文物发掘与保护工作进行了采访。

    “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是我国开展水下考古工作以来所发现的保存较好,出水文物较为精美、丰富的沉船遗址。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南海Ⅰ号”出土小件器物瓷器标本623件,漆木器11件、铜钱95组(5000余枚),金器107件、残损标本2100多件。值得注意的是,出水瓷器囊括了南宋时期南方主要的瓷器种类和重要窑口,有些器型甚至是传世品及以往陆地考古发掘中未曾发现过的,具有重要的学术科研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该船沉没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沉船遗址发掘对于研究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乃至中国航海史、古代造船史、海外交通史具有无可替代的科学价值。

    保护发掘分四个阶段 预计2017年结束

    记者获悉,“南海Ⅰ号”的保护发掘工作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发掘前期准备工作,如遗址上表面淤泥的发掘工作;二是船内发掘和船载文物提取工作;三是船外发掘工作;最后是保护展示工作。据“南海Ⅰ号”保护和发掘项目领队、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介绍,目前保护发掘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预计2015-2016年完成船外发掘和船体支护加固工作,并在2017年完成环境再造和船体保护。

    制定文保方案 出水文物现场保护

    "南海Ⅰ号"不是一个挖掘的项目,排在第一位的是保护。”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馆长黄铁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为了同步开展考古发掘与现场保护,有关部门制定了文物保护方案,编制了现场保护手册和出水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根据实际需要,考古队建成了临时库房、多材质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实验室、出水文物脱盐池以及发掘现场的喷淋保湿设施等,对文物进行现场保护。 “南海Ⅰ号”沉船考古发掘现场

     “南海Ⅰ号”文物保护工作包含两个阶段,一是文物的现场保护,对出水文物进行稳定性保护。二是实验室保护,文物后续的、更高水平的保护必须要在实验室进行。孙键告诉记者,“南海Ⅰ号”正式发掘以来,开展了各项现场保护工作。包括对典型文物的精细清理与保护、脆弱质文物的提取与实验室保护处理、木船构件的保湿和防霉防菌等。

    加快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 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南海Ⅰ号的)保护和开发之间没有矛盾。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加快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黄铁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他告诉记者,目前博物馆展出的“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共有一百多件。随着“南海Ⅰ号”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下一步博物馆将根据“南海Ⅰ号”挖掘出土的文物信息,对陈列展示进行进一步的设计策划。同时,博物馆正在计划开发以“南海Ⅰ号”考古发现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据黄铁坚介绍,博物馆现有的“南海Ⅰ号”相关文创产品尚不成体系,预计将于全部考古工作结束后开发系列的文创产品。

相关新闻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