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老去是种悲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孙祁祥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2-15 14:19:36  责任编辑:范婧睿

    中国高品质医养论坛文字实录

    主持人:问一下孙教授,您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让我们快乐优雅地老去》,您这么年轻怎么会那么早就写到老?

    孙祁祥:谢谢主持人,我特别希望我特别年轻,事实上我不年轻了,我下过乡,又上大学,七十年代末的大学生,我又工作了这么多年,你可以做算术,我其实不年轻。当然不是因为我老还是年轻写的那篇文章,而是我真的有感而发。泰康的客户和员工可能都知道那篇文章,2011年我随泰康的代表团去美国太阳城参观养老社区的时候,我真的特别震撼,我在看这个养老社区之前对美国养老的情况不是一无所知,我原来经常去美国,我曾经在美国住过几年,我有很多美国的朋友,我甚至有几个非常老龄的老人,有9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他们住在养老社区里,因为很富,有各种各样的养老形式。2011年去养老社区参观的时候,我成系统成规模地看了美国的养老社区,那是第一次,所以我特别震撼。震撼的结果是我在回国以后在飞机上激情难耐,写下了那篇文章,文章发出来的当天陈东升董事长给我打电话,他说看到那篇文章特别高兴,特别有共鸣,特别感谢我,从那以后他就老拿我那篇文章里的观点去印证他的想法,我特别感谢陈东升董事长,他挂在公司的内网上要求所有员工和家属去读我这篇文章,我特别感谢陈东升董事长,尹总刚才也谈这个。

    当时什么东西给了我震撼,让我对养老、老人经常在谈论的词汇,我们司空见惯的都能理解的词汇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讲到人的生命,一般可以从两个意义上去理解。从社会的生命、从自然的生命。我们这个年龄段以上的人都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本书,也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里讲的那句话,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我们再回望往事,我们不因过去碌碌无为而恼怒,我忘了具体的说法,但意思是说这是他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是他的社会生命。但实际上我说人的自然生命,就是我在这里面讲到的四个阶段,陈东升董事长篡改了我的第一句,我说婴儿的童趣、少年的狂野、中年的潇洒、老年的神闲,人的生命大概由这四个过程组成,当我们说尊重生命的时候一定是尊重生命的全过程。老年人由于他在年轻的时候给社会做了贡献,他在老年以后那种无奈,因为他没有力气了,没有精力了,透出那种无奈,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社会的文明程度恰恰是在对待老年人的态度中间体现出来,一个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越高。青年人对老年人的善待是对自己的珍爱,这就是我当时写这篇文章,对人生命意义的新的认识,当然里面还有其他一些观点,这是最主要的初衷。

    主持人:我们每天都要快乐、优雅。曹教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孙院长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您吃螃蟹是不是受到了曹教授的影响?

    孙祁祥:我都不知道他买了。

    主持人:怎么不约而同您也选择了?

    孙祁祥:他刚刚说了计算回报率,曹总是会计算收益的人,我买泰康的养老社区是出于对陈东升董事长的信任,我说实话,当你信任这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做的这个事有谱,所以到老年以后我住在那个社区里会很安心、快乐、优雅地老去,实际上也是基于我对美国养老社区的总体考察以后,陈东升董事长跟我说他的养老社区一定会比美国的更先进,这个我完全相信,这倒不是基于他的信任,而是基于后发优势,做一个东西的时候可以参照前人的模式,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这点我特别相信。第二,大家可能熟知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我曾经仿照他这句话说过一句话,我说我们在贫困中死去是种痛苦,在孤独中老去是种悲哀,养老社区具备我们在老年的时候需要的三个感觉,一个是拥有幸福感,一个是具备安全感,一个是消除孤独感,这三个感在养老社区里能充分体现。看了很多老年人在老年时候的孤独感特别让我辛酸,我现在住在北大,我们楼上有一个老教授,今年90多岁,他老伴早就走了,他有儿子、女儿、孙子,他身体还可以,他每天因为没有工作就在家里待着,他每天早晨当天气好的时候,他会推着轮椅车出来,坐在我们底下的商业区里,他自己坐在那儿就看着来往的行人,我看到这副景象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不希望这是我的老年。为什么?他需要有人沟通,他有孩子,他甚至有孙子,但他们有工作,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甚至住在一起,都不能为这个老人提供老人需要的一切,他的条件还不错。我想如果我们能住在泰康养老社区这样的地方,我可以具备这三个。

    点击查看“中国高品质医养论坛”全部文字实录

相关新闻

泰康人寿携手胡润研究院首发《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

2015-12-10 10:36:22

      这份60页的专业报告是中国首份针对高净值人群养老和医疗需求的专业报告。调查结果来源于对1119位中国大陆高净值人士的定量研究。

医养融合 泰康人寿创新“文化养老”

2015-12-14 10:25:42

      在基本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随之而来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老人渴望能在社区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