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银行资讯建设银行

大棚“活水”来 果蔬产业兴 ——建行衡水分行精准支持高品质果蔬产业发展侧记

2023-09-22 23:43:3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大棚甜瓜再有一个多月就熟了,你们到时可得过来尝尝!”看到建行衡水分行的工作人员前来,深州市北溪村镇西凌消村种植户刘兴热情地说。刘兴是一名大棚蔬菜“新手”,去年在建行贷款十万开始建大棚,种植果蔬,收入达到36万元。今年他又在建行分期贷了70万元,扩大了规模,预计年收入可达100万左右。

刘兴的故事,正是建行衡水分行以精准金融服务“三农”、扶持果蔬产业的一个代表。近几年来,建行衡水分行牢固树立新金融理念,立足“地处京津、毗邻雄安”的地域特点,从支持建设高品质果蔬示范区入手,精准滴灌金融活水,解决农村发展融资痛点,助力衡水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支持乡村振兴、百姓共同富裕贡献了鲜活的金融实践。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89.96亿元,当年新增17.99亿元,增幅达到25.35%。

“私人定制”让果蔬产业贷款“不求人”

衡水是京津冀地区传统的果蔬种植大市。切实发挥新金融优势、提升果蔬品质、带动农民增收,一直是建行衡水分行的重要着力点,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惠农便民的金融服务新举措。

‘裕农快贷’一次就可以贷30万元,而且上门办、利率低、放款快、无抵押,这可是个好政策。一年下来,这几个棚就能收入30多万。”像刘兴一样,饶阳县饶阳镇端午村种植户郑子蒙得到了建行“金融活水”的支持。

端午村是设施葡萄专业村,建有温室、冷棚675个,全村85%人口从事大棚种植。建行衡水分行充分挖掘农户及村集体需求,推行农业特色产业贷入村入户入棚,在该村建立惠农贷款服务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无抵押低息贷款,帮助农户、村集体扩规模增效益。截至6月30日,已授信该村裕农快贷78户,授信金额804.6万元,贷款余额610万元。有了建行贷款的支持,农户种植大棚积极性提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元。

建行衡水分行先后推出一批农业特色产业贷产品,在全域形成了“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户”的全链条支持。一系列的“私人定制”服务,解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提振了群众发展的信心。截至目前,该行果蔬类各项贷款达到3.47亿元。

“信用背书”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因为我们村是‘信用村’,我又被评为‘信用户’,建行贷款的放款速度非常快,20万元的授信资金帮了我的大忙。”饶阳县五公镇耿口村大棚种植户周鲲鹏高兴地说,“自己被评上‘信用户’后,贷款不需要联保和抵押,利率有优惠,线上支用也很方便” 。

一直以来,农村资产和信用评级低极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21年以来,建行衡水分行主动作为,按照“党建引领、信用开路、金融惠农、互促共赢”的思路,积极搭建平台与乡镇政府、村“两委”进行对接,开展农户授信全覆盖的“农村整体授信”模式。以镇党委评信用村、村党支部评信用户、银行机构放贷款为基础,实现农户与银行之间精准、高效对接。村被认定为“信用村”后,可具备评审“信用户”资格,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户,通过村党支部“中间担保”,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就可获得低息贷款。“一次授信、随用随支、额度循环”的高效、便捷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极大优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截至6月底,在果蔬重点县饶阳,建行共授信农户2386户,授信金额3.73亿,余额2.5亿,助力信用户年均增收近10万元。成功为3个村授信560万元,投放金额460万元,户均贷款18万元,实现了广大农户利用金融加快产业发展的愿望。

目前,建行衡水分对北溪村镇设施果蔬产业授信金额1亿余元,贷款余额4000余万,助力村民新建350多个蔬菜大棚。全镇蔬菜大棚达到1500多个,年产各类果蔬3.5亿斤,年产值6亿多元。

“下沉基层”实现服务“零距离”

“在金融服务专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贷款方便多了,少跑了很多路,可以更加安心地投入蔬菜生产中。”饶阳县大尹村镇北岩村村民张旭阳说。

张旭阳家里种了8亩大棚,他一直想扩大规模,却苦于资金不足。作为建行衡水分行派驻大尹村镇农村金融服务专员的张建皋得知他家的需求后,主动登门服务,进行贷前调查,为他顺利办理了29.4万元的贷款。

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制度,帮助果蔬种植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解决金融难题和需求,是建行衡水分行下沉服务的一项具体举措。制度实行后,农村金融服务专员与村干部、金融支农协理员双向互动,零距离、面对面开展银政企对接、客户调研、业务宣传、信贷支持、社保缴费等工作,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设立了“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利用“裕农通”科技平台这个新“农具”,为广大农户提供政务服务、取款转账、便民缴费等“金融+非金融”服务。今年以来该行“裕农通”平台缴费量达34万笔,服务农村百姓超33万户,深化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能力。(赵文果)


责任编辑:集丹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