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品收益连跌 国债性价比再现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8-17 11:00:04  责任编辑:赵涛

    随着近期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银行及“宝宝”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一度被投资者视为“鸡肋”的国债再次凸显“高性价比”。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自8月10日起发行的今年第七期、第八期电子式储蓄国债认购踊跃,市场关注度明显强于以往。理财专家认为,由于预期下半年国内市场流动性继续充裕,而包括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变化等因素,都将使银行及“宝宝”理财产品收益走低,因此收益稳定的国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产品有望持续升温,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关注这类理财项目。

    进入8月,银行理财产品、债基、货币基金的收益全面下滑,预计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在下半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上演“后会无期”。

    日前,某权威网站公布了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信息披露情况。其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收益披露率仅为34.73%,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收益披露率也只有68.91%。不仅到期银行理财产品信披比例不尽如人意,如果投资者想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期内的投资信息,大多无据可查。有观点认为,这与银行理财的投资标的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银行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比例约为31%。也就是说,三成多的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了不公开发行、风险较高、流动性偏低的非标资产。同时,银行理财业务的“资金池”——“资产池”模式,制约了信息披露的阳光化和透明度。

    随着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持续下滑至5.12%,预期收益较高的基金、保险产品成为理财经理热推的产品。据记者了解,尽管这些产品宣称收益超过6%,但其实大部分非保本,高收益率能否实现存在不确定性。业内人士称,提成高是理财经理偏爱推荐这类产品的重要原因,比如保险产品的提成可高达5%。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这些所谓的高收益产品更具有推荐的嘘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私售PE股权募资产品、谎称买理财产品其实是将钱高息借给企业等行为屡有发生。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周均收益率略降。7天、14天和6个月三种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有所降低,其他各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产品属股份制银行与农商行,其中深圳农商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以5%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4天期限第一的位置,平安银行的一款12个月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7%的预期收益率居同期限产品的首位。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