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 切实做好支持新农村建设

河北新闻网  http://www.hebnews.cn   2014-04-02 15: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中共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需要各行各业的关心支持。作为金融枢纽的农村信用社应站在前沿,积极工作,更面临一项重要任务。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仅责无旁贷,而且作用甚大。

    一、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树立支农新理念,树立“三个取向”。坚持“三农”取向,按照为“三农”服务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银行、农村社区的银行和零售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坚持“市场”取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办事,农民需要什么样的信贷服务就要研发创造什么样的信贷服务工具和相关措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双效”取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争创最大社会主义效益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实现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效益和支持效益,达到社农互惠双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三个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贷支农要从支持传统“小”农业向支持现代“大”农业转变,深化支持“三农”和农村经济内涵,拓展支农领域和外延;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重点支持创新型、科技型新农民,提高农产品的高科技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金融后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转变支农新策略,突出支持“三化”,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在支持“三农”和农村经济工作中,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和农民现代化,以“三化”为载体,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有新举措

    “中央一号”文件对支持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增收较快增长,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一是“多予”就是要积极扩大“三农”的信贷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要努力扩大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不断扩大贷款覆盖面,充分满足农民合理的资金需求,杜绝难贷款、贷款难的现象。二是“少取”就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负就是增收。用于“三农”的贷款,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应要适当控制利率浮动的幅度,尽可能给农民以利率优惠,千方百计减轻农民利率负担,做到让利于农,反哺于农业、农村、农民。三是“放活”就是要灵活放贷,方便农民贷款。要灵活确定“三农”贷款的对象、额度和期限、尽量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要求;要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坚持四送”下乡活动:送资金、送信息、送科技、送项目方便农民贷款;要加强“三农”贷款的风险控制,确保“三农”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效益好,促进“三农”贷款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应加大小额农贷支农效应,促进农民共同富裕。要进一步做好农户小额信贷贷款工作,按照调查建档,初评公示、审查、定级、授信颁证、凭证发放、按年检流程,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尽可能满足信用农户的信用贷款要求,逐步扩大农户信用等级评定面,持证农户在授信额度内贷款满足率100%。同时,对不符合小额农贷条件但想通过诚实劳动脱贫的农户,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应采取“财政贴息、信用社贷款、农户用钱”的方式,发放财政贴息小额农贷,加大支农效益,帮助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从而达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培育文明乡风民风。要科学设计信用指标评价体系,认真展开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社区的评选活动,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信用”的信贷原则,并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文明信用户予以信贷支持,对失信户予以信贷制裁,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培养有素质、讲诚信的新型农民。

    实施惠民服务:“一本通”工程,应积极开展代理收发,协管农村资金业务、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优势和客户面广的优势,积极与农村乡镇政府、村委会合作,代收协管农村资金,帮助理财投资。同时,要增加透明度,定期向农民公开农村资金收取、使用和管理情况,接受农民监督,引导农民参与管理,推进农村民主建设。

    围绕农民增收,选准“支点”应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发展。把信贷“支点”放在扶持优势主导产业上,坚持做到四个支持,即:支持农民生产经营有优势、有前景、经济效益高、开发潜力大、辐射力强的农业产业项目;支持农民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业产品;支持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从事生产加工项目;支持农业优势主导业基地建设,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围绕结构调整,选择重点,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头周边村户发展。应把推广小额信贷与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实行银企对接,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帮助企业创造条件使用信贷扶持资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围绕扶贫开发,找准贫困点,大力扶持贫困人口脱贫。信用社围绕开发的工作目标,找准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充分发挥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渠道作用,把扶持贫困村、贫困户作为推广小额信贷资金的重点,进行重点扶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依托资源优势,选择增长点,大力支持资源开发。农村信用社在开展为“三农”服务中,积极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当地资源为依托,选择新的增收增长点,开发新的生产经营项目,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范婧睿】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