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11家上市央企去年亏近400亿 经营管理成本高企

河北新闻网  http://www.hebnews.cn   2013-03-29 10:1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远洋保壳战只剩9月 18家机构豪赌加仓

    “今年确实没有退路,必须要背水一战。”3月28日,中国远洋年报媒体发布会上,公司干散货业务部负责人许遵武表情凝重。

    3月27日晚,中国远洋交出的年报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尽管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72.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但净利润续亏高达95.59亿元,远超此前10余家机构78亿左右亏损额的预期。更为严峻的是,在持续两年大幅亏损的情况下,身为国内航运巨头的中国远洋亦濒临退市边缘,按照新主板退市规定,若2013年再度亏损,中国远洋将被上交所暂停上市。

    眼见2013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留给中国远洋扭转乾坤的时间仅剩最后9个月,但在全球航运业全面复苏遥遥无期的大背景下,这场退市保卫战注定颇为艰难。

   

央企

央企出路在何方?

     变卖资产为最大希望

    “2013年整个航业会有所好转,但仅局限于低位回暖。”一位长期跟踪中国远洋的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中国远洋后续想要摆脱巨亏,一是依靠变卖盈利资产以缓解资金压力;二是寄希望于国家出台相关航运政策,推动航运行业的发展。”

    “2013年,国际航运市场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但供需缺口有所收窄。集装箱方面,2013年全球航运的增速将由去年的3.7%上升到6.1%,运力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供需矛盾。”中国远洋副董事长马泽华指出,“今年中国远洋将多措并举,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改善业绩。”

    2012年,标志全球运输兴衰的BDI指数大幅下挫,全年平均值仅为920点,较2011年同期的1549点骤降40.6%。尽管拥有全球最大的干散货船队,但无奈运价运力持续低迷,中国远洋干散货运力规模被迫大幅萎缩,由2011年底的374艘降至332艘。

    受累BDI指数持续低迷影响,中国远洋干散货航运业务2012年实现收入160.9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1%,而同期成本仅下降21.1%,收支倒挂的情况下,营业毛利巨亏44.96亿元,大幅拖累中国远洋整体业绩。

    尽管BDI指数已经跌至谷底,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业内人士对2013年BDI指数大幅恢复并不乐观。“2013年全球经济逐渐回暖,我国也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了矿石、煤炭需求;另一方面新船交付高峰已过,运力过剩现象有望缓解。但由于当前供过于求的现象短期内仍存在,BDI指数或将在小幅空间中上涨。”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向记者指出。

    而有券商研究员则更为悲观向记者指出,航运行业近几年没什么变化,总体来说供给方面还是比较大,中国远洋的运输需求主要是和全球经济相关,如果全球经济复苏程度不是很高,运输需求增长的速度不会很快。

    由此对于中国远洋来说,单纯希冀航运业整体趋势好转实现亏损显然不够,而成本调控和资产出售则成为公司下一步自救的主要手段。

    根据许遵武介绍,今年将继续紧抓燃油成本控制,去年中远散货对自有、租入船采取必要手段降耗、降速,以减少燃油成本开支,在油价上升9%的情况下,公司油价成本较2011年减少4000多万人民币。

    此外中国远洋2012年费用控制也较为明显,其管理费用从2011年的5358百万元降至5045百万元,同比降低5.8%。

    但相比动辄近百亿元的亏损体量,成本和费用的调整无疑只是杯水车薪,出售盈利资产成为自救的重要一步。3月12日,中国远洋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将中远物流100%股权售予母公司中远集团以改善业绩。

    对此,中国远洋董事姜立军指出,本次股权转让交易对价为67.4亿元,预计转让收益可达19.6亿元。 “为扭亏为盈而剥离盈利资产并非明智之举,必然会削弱中国远洋的核心竞争力。但在三年连续亏损的压力下,通过变卖非主营业务盈利资产以谋求度过寒冬,也是不得以为之。” 蔡建明向记者分析。

    基金不离不弃,加仓力挺

    尽管中国远洋再度亏损,但2012年四季度,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显得对公司后续扭亏则颇有信心。从持股情况来看,四季度共有18家机构持有中国远洋,较三季度11家机构持有大幅提升。机构持股量也由三季度的57.07亿股提升至57.18万股。

    对此,前述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远洋作为国内较大的航运企业,代表了国家发展战略,因为我们判断不太可能出现连续3年的亏损,它会尽力去避免连续亏损退市的可能。”

    该研究员进一步指出,下一步中国远洋不排除有持续资产出售以扭转亏损的可能,此外,所以国家可能也会有相关的救助政策,市场有这样的预期。

    但对于这个观点,中国远洋的高管不置可否:“可以说,对于一切有利于改善公司业绩、长远发展及维护股东利益的举措,我们都会认真研究论证,一旦有实质性措施我们都会按照规定予以披露,截至目前,并无可行计划披露。”河北新闻网(文/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丽媛】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