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今年首期电子储蓄国债明日起售

河北新闻网  http://www.hebnews.cn   2013-04-09 15: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今年首期电子储蓄国债明日起售

今年首期电子储蓄国债明日起售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范婧睿)想买电子储蓄国债的网友们注意啦:今年第一期、第二期电子储蓄国债将于明日(4月10日)起发行,财政部公告显示: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5%;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5.41%。明日,河北网友们除了可以通过银行网点柜台购买外,还可以通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网上银行购买。

    此次发行的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500亿元。其中,第一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5%,最大发行额300亿元;第二期限5年,票面利率5.41%,最大发行额200亿元。这两期国债发行期均为4月10日—19日,今年4月10日起计息,按年付息,每年4月10日支付利息。两期国债分别于2016年4月10日和2018年4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收益高过理财产品

    从利率看,将于明日发行的两期国债利率与3月份发行的一期国债相同,比去年底发行的国债分别提高了0.24和0.09个百分点。网友张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同样是购买1万元的国债,买本次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国债,到期可分别得到利息1500元和2705元。与同期限的定期储蓄4.25%和4.75% 相比,国债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同期限存款利率上浮10%后的利率也分别高出0.325和0.185个百分点。

    “这一收益不仅比存款要高,还比银行理财产品要高不少。”网友王女士说,现在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多在4.5%左右,与收益5%的国债相比,要低一些。

    银行人士表示,央行近期调整基准贷款利率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投资者购买国债的利率风险也较低,不过,由于两期国债发售期限都比较长,因此网友最好还是拿闲钱认购,以避免提前兑取造成损失。

建议使用网上银行购买

建议使用网上银行购买

    建议使用网上银行购买

    去年11月份,储蓄国债第一次尝试网上销售,为购买者省去了奔波网点的麻烦,效果很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是当次国债网银销售的试点银行。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当时,其网上银行销售很受购买者喜爱,额度很快就售罄。

    石家庄市某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议购买者通过网上银行购买,只要提前开设国债账户即可,节省去网点排队的时间。

    对于想购买的网友,需要使用个人国债账户和对应的资金清算账户认购电子储蓄国债,单一个人国债账户购买电子储蓄国债最高限额为500万。

    国债月月发行 没必要一资配置太多

    记者了解到,财政部已排定今年储蓄国债发行日期,从3月到11月,每月10日发行一次储蓄国债。其中,4月、5月、7月、8月、10月共发行5次电子式国债,3月、6月、9月、11月共发行4次凭证式国债。网友们可以耐心等待机会,没必要一资配置太多。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债的收益要高一些,但收益并不算太诱人,网友们没有必要疯抢国债。国债最大的缺点就是流动性不好,如果网友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选择收益率更高的其他理财方式,比如股市和基金等。

国债提前取利息损失小于定存

国债提前取利息损失小于定存

    温馨提示

    国债提前取利息损失小于定存

    电子储蓄国债在发行期内按面值向个人发行,以100元为单位办理各项相关业务。不可流通转让,可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兑取、质押贷款和非交易过户。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无法提前支取,而定存的资金,提前支取的部分将按照银行当日挂牌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按照目前的利率,也就是说仅能获0.36%左右的利息。

    而国债若提前支取,除按兑取本金的0.1%收取手续费外,可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分档利率计付利息。因此购买者若一时急需用钱需提前支取国债的话,利息损失相较于定存要小。

    根据今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的发行规定,购买者提前兑取本期国债按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对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范婧睿】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