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国内首台信用报告查询机亮相北京 河北还没有

河北新闻网  http://www.hebnews.cn   2014-02-21 17: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北京一位市民在用信用报告自助机进行个人信用查询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范婧睿)近日,国内首台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机亮相北京农商银行望京支行。信用报告自助服务机屏幕上方是内置式摄像头,屏幕下方没有键盘,只有身份证感应区和报告打印出口。

    全程不超三分钟

    查询者将身份证放置在感应区,机器立刻进行人脸信息比对。头像信息比对成功后,查询者输入手机号,再选择个人信用报告简单版或者明细版,一份完整的个人征信报告就从机器里“吐”出来了。

    全部过程不超过三分钟。而以前要想打印征信记录,只能去位于月坛北街的央行征信中心排队打印。

    河北目前还没有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了解到,目前河北还没有信用报告查询机,石家庄的网友可以去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综合服务大厅人工窗口查询,携带本人身份证即可办理。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95号(裕华西路与友谊大街交口,益友百货西行200米路北。)

    贷款卡行政许可、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和异议处理、机构信用代码证发放、登记公示系统常用户审核等业务均可在综合服务大厅办理。

    延伸阅读

    个人每年可免费两次查信用报告

    酝酿已十年之久的首部征信业法规终于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于2013年1月29日正式公布。央行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该条例自2013年年3月15日起施行。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良信用信息的保存时限设定为5年,超过5年将删除。规定不良信用信息保存期限的目的在于,促使个人改正并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期限过长,信息主体信用重建的成本过高;期限太短,对信息主体的约束力不够。

    据了解,国际上一般都对个人的不良信息设定了保存时限,但期限并不相同。如英国规定保留6年;韩国规定保留5年;美国规定,个人破产信息保留10年,其他负面信息保留7年,15万美元以上的负面信息不受保存期限限制。

    央行相关负责人昨日还特别提醒,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是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的5年,而并非不良行为发生之日起的5年。比如一笔贷款在1月1日逾期未还,一直到10月1日才偿还,那么不良记录保留的5年,将是从10月1日开始计算。

    此外,条例规定,个人可以每年免费两次向征信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较此前修改稿的“每年一次”有所增加。

    逾期不删除不良信息也属违规

    在征信系统成为经济身份证的同时,也遇到信息泄露等问题。在互联网上就曾出现花钱买征信记录的案例,犯罪分子通过购买的个人征信记录等资料,激活信用卡,刷卡套现牟利。

    条例规定,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因过失泄露信息、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等均属违规行为。

    根据规定,如果有这些违规行为,将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要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的,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是首次纳入上述规定中。

    从事个人征信业务需获许可证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今后要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需要申请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否则将不得经营个人征信业务。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个人信用信息的高度敏感性,《条例》对设立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实行牌照管理。根据规定,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必须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登记。但对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管理则相对宽松,采取的是备案制。只需依照公司设立登记的法律法规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向相关部门备案即可,不需另行审批。

    记者查阅发现,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开始从事征信业务。比如既从事个人征信业务,也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上海资信。截至2009年底,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所承建的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拥有超过1109万人的信用信息。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范婧睿】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