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度晚年究竟需要多少钱 五大养老模式大PK
河北新闻网
2010-09-14 14:50
来源:理财周刊
责任编辑:和晓宇
【字号

本站搜索

    平衡让退休生活更美妙

    不过,无论是选择哪一条养老方式,我们还是要建议大家把握平衡的原则。

    将经济因素与现实问题结合考虑。谁都愿意住条件好的养老院,甚至来一趟环球退休之旅。但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经济成本的问题。家庭经济条件如何?退休工资有多少?在做出养老方式选择之前,先要算算经济账。如果要住到3000元一个月的高档养老院里,经济负担是否会过重?会不会由此牵累到本来生活压力已经较重的子女?

    将老人的需求与子女现实负担相平衡。有些老人比较“恋家”,不愿意搬到养老院去住。但是很可能他们家已经三代同堂,5口人挤在一套老公房里,儿子媳妇希望老人能搬到养老院去,把家里的空间留给下一代。特别是一些家庭新生儿出生后,老人和子女的矛盾突然升级,“水火不容”的情形下,为了整个家庭的和谐,总有一方要做出让步。

    还有一些家庭,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要长期照顾身体不太好的老人,子女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子女各方面压力的确过重,老年人可以考虑搬到养老院等机构住,既安抚了子女的情绪,减轻了尚在打拼期的子女的精神和精力负担,也是让社会帮助子女一起承担一部分的养老责任。

    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这里面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考量。首先,无论是老人,还是子女,在为老人筹划去哪里养老的问题时,当然要考虑经济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花钱越少越好。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老人挑选硬件条件较好、环境较为熟悉的养老机构。

    此外,老年人其实是最怕寂寞孤独的,无论老年朋友选择怎样的养老模式,要真正做到身心愉悦、舒适养老,都离不开子女的细心体贴。机构只是承担了对老人生活起居的照料,但精神上的关怀主要还是要靠亲人朋友。作为子女,无论工作多忙,一定要记得在周末、节假日常去看望自己住在养老院的父母,如果能带上第三代,老人就更开心了。常给父母打打电话,给予精神上的关心。老人精神舒畅了,身体也会好很多,子女的实际负担反而会减轻。

    各方面都相对平衡的退休岁月,才是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吧。

    实惠之选——居家和“半居家”养老

    成本较低 生活便利

    提要:居家养老仍是大部分老人目前首选的养老模式,这种方式在舒适度、成本开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便利性、安全性也有所增强。

    “欢迎来到‘老年之家’!”敲开房门,64岁的金先生热情相迎,他口中的“老年之家”正是这个由他和太太以及92岁高龄的老母组成的三口之家。“我们这一家子的年龄加在一起,都快220岁了!”金先生笑言。

    走入屋内,简洁的装修、布置让这个家看上去宽敞、舒适,即便是屋角也不留一丝灰尘的环境想必每天都有人精心打扫。“我和太太住一个屋,老太太自己住一个屋。”金先生开始介绍起来,“虽然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并不算大,但一家人倒也够住。”

    金先生说,平时的衣食起居主要由他和太太料理,没请保姆。看得出,虽然已年过花甲,可金先生和太太的健康状况都还不错,而在与记者闲聊的时候,一家之“长”的老太太也会时不时地更换电视频道,那股硬朗的精神气甚至超过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

    说到居家养老的原因,金先生觉得十分自然,“我们两口子退休在家,平时没什么事,身体也还不错,当然就不用把老太太送到敬老院了。”在他看来,有时间、有精力是选择居家养老的最大理由。“而且凭我个人感觉,年纪大的人总是更喜欢住家吧,毕竟敬老院是相对公共的环境,怎么也不比家里舒服自在啊。”换位思考下,金先生觉得居家养老更适合母亲。“我妈妈有个习惯,就是隔三差五要吃点红烧肉,要是让她住敬老院,这点恐怕无法满足了。”金先生又道出了另一个饮食方面的原因。

    “居家+社区”混合模式更省心

    如果说金先生一家选择了完全自理的居家养老,那么记者接下来走访的刘老伯两口子,则采用半居家、半社区的养老方式。

    刘老伯和老伴今年都78岁了,腿脚不太灵活的他们在生活方面无法做到完全自理,但比起敬老院,他们更愿意住在家里,“都住了几十年,街坊邻居都很熟悉了,住敬老院不习惯。”刘老伯的理由十分简单。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